• <rt id="sbomh"></rt>
      1. <cite id="sbomh"></cite><rt id="sbomh"></rt>
        <rt id="sbomh"></rt>
          <rt id="sbomh"></rt>
        1. 鍥而不舍把生態作為寶貴資源和財富

          2021年06月17日 12:30:55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顧伯沖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疾鞎r強調,生態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和財富,“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边@一重要講話精神,不僅對青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明確部署,也為各地區各部門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指明了方向。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根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推動了城市化飛速發展,人們從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中有著切身感受。然而,當一部分人盲目陶醉時,大自然已經開始報復了,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不斷加劇。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迫在眉睫地擺在了每一個人的面前。

            就我國來說,此前多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發展方式粗放,個別地方重開發、輕保護,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欠賬太多,致使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對于保護好生態環境這一“寶貴資源和財富”,我們不僅要在“知”上下功夫,更要在“行”上見成效。

            首先,在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就要重視生態保護。各級領導干部在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要堅持保護優先原則,下大決心、花大氣力改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資源利用方式、能源結構、空間布局、生活方式,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些對自然資源開發過度的地方,要實施“生態還債工程”,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

            其次,在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時,更要重視生態保護。合理的開發是實現科學保護自然資源的有效方式,要克服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對立起來的傳統思維,不斷深化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提高勘探、開采、利用、生產等方面技術水平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但是,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甚至破壞性的開發,只注重索取、不加強保護的開發,必然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特別是當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發生矛盾時,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再次,在社會生活中還要自覺為生態保護作貢獻。生態環境保護,不但是各級政府和有關企事業單位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的一種美德。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有很多在生活中看似細微的小事情,卻事關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大問題。我們須時刻繃緊生態環保這根弦,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開始,積極開展環保行動,把我們的經濟社會活動、日常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標簽 - 生態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生態文明,生態環境惡化,生態環保
          網站編輯 - 趙雁
          10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