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sbomh"></rt>
      1. <cite id="sbomh"></cite><rt id="sbomh"></rt>
        <rt id="sbomh"></rt>
          <rt id="sbomh"></rt>
        1.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21年06月24日 11:11:06
          來源: 解放軍報 作者: 陳鎮西

            有這樣一個故事感天動地:長征途中,當戰士謝益先遇到快要餓死的母子3人時,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保命干糧”硬塞給了她們。當母子3人成功走出草地,拿出一個繡著“謝”字的干糧袋來感謝恩人時,得知謝益先早已餓死在長征路上。

            有這樣一個故事撼人心魄:解放上海戰役中,為盡可能保護上海這座當時遠東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我軍放棄使用重武器。進攻中,隊伍中激蕩著這樣一句口號:“為了人民,愿作勝利前的最后一批犧牲者!”

            有這樣一個故事令人難忘:在去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中,為搶救一名70歲的新冠肺炎患者,10多名醫護人員精心救護幾十天,終于挽回老人生命,而治療這位老人的150萬醫療費,全部由國家承擔。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一開始就是“聯系人民群眾的黨”,與人民“天生就是一家人”。百年崢嶸歲月,百年初心不移。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胸懷“人民夢想”,致力“人民生活”,踐行“人民立場”,堅守“人民情懷”,既通過提出并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正所謂:民心如海,滴水匯聚成其汪洋;民利如山,寸土累積成其巍峨。

            人民是我們黨的根基和血脈,是習主席永遠的牽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人民放在治國理政的最高位置,既在順應民心中改善民生,也在贏得民心中凝聚民力;既要求“全心全意”,又追求“人民滿意”。9年來,習主席對人民念茲在茲,問疾苦、聽民聲,訪真貧、思對策……一個個重大決策,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個個感人細節,詮釋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一件件生動事實,彰顯人民領袖對人民的無盡牽掛。

            “時間是有溫度的?!睔v史記錄著黨的為民足跡,巨變見證著黨的為民付出,行動兌現著黨的為民承諾……過往的100年,是我們黨始終如一,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的100年;是黨與時俱進,為人民利益不斷進取的100年;是黨傾情付出,為人民利益不停奉獻的100年。

            歷史上,誰有中國共產黨如此堅定聚焦的執政追求?世界上,誰有中國共產黨如此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黨的旗幟就是軍隊的旗幟,黨的方向就是軍隊的方向,黨的宗旨就是軍隊的宗旨。早在94年前的南昌起義,我軍在誕生之日就把革命初心寫在自己的“出生證”里:“實現平民利益”。

            1944年9月8日,在一個普通士兵的追悼會上,毛澤東這樣說:“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p>

            建軍以來,我軍以“為人民”為不變的價值指向,以“為人民”為不變的奮斗目標,以“為人民”為不變的動力源泉。戰爭年代,沒有宿營地,人民子弟兵寧肯露宿街頭,也決不驚擾百姓;食物匱乏時,人民子弟兵寧肯忍饑挨餓,也決不采食老百姓家門口的野菜……和平時期,當災難突發的時候,當祖國呼喚的時候,當人民期盼的時候,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子弟兵用一個個“最美逆行”“最美背影”“最美睡姿”“最美潛游”,踐行“人民至上”信念。

            愛民已經百年,愛民仍將綿延。

            不論戰爭形態如何改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永遠是我們這支軍隊最鮮亮的政治底色,是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一切困難所壓倒的力量之源,是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一切敵人所戰勝的制勝之本。

            1936年,陳毅在《贛南游擊詞》中寫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弊屛覀儼讶嗣褴婈牭淖谥伎淘谛纳?,永遠和人民“心連心”,換來打贏本領“強中強”!

          標簽 - 人民生活,人民利益,人民群眾,黨的性質,人民子弟兵
          網站編輯 - 張旭
          10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