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春城昆明拉開帷幕,全球目光聚焦中國。通過此次會議,中國將向世界宣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理念與實踐,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了解,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
當前,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嚴峻危機,地球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不斷退化,約占人類已知物種總量八分之一的近100萬個物種瀕臨滅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生態系統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是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大危機。
為實現人類永續發展,人類需要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一個清潔美麗的地球,一個開放包容的地球。作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中國行動備受世界關注。多年來,中國堅持環境友好、保護生物多樣性、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承諾與行動,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賞。
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增加到1864只,朱鹮種群總數超過5000只……一系列備受矚目的數據,展示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出色成績。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簽署和批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國高度重視并不斷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到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先后與100多個國家開展環保交流與合作,中國始終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過去10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長時間、大規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護修復濕地,中國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國先后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美麗中國”的絢麗畫卷,讓世界為之矚目。
“中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的貢獻尤為珍貴。中國有效保護修復濕地、森林、河流等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對于維護全球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至關重要?!眮喼蘩砉W院環境、資源與發展學院教授佐佐木喜夫高度評價中國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4年前,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系統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倡導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4年來,務實有力的中國理念與中國行動,日益展現出中國在聯合國和世界秩序中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贏得世界日益廣泛的支持與贊同。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討論“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總結過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實施進展和經驗,制定兼具雄心和務實的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目標和指標,提出切實可行的實現路徑。中國將以此為契機,同各方一道繼續推動框架談判進程,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