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全球矚目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昆明舉行。本次領導人峰會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既彰顯了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強烈信心,也表明了共同構建人類光明未來的美好期盼。
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交互沖擊的時代背景之下,面對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日益增加的國際環境,面對恢復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世界各國更要加強團結、共克時艱,為了人類美好未來,一同攜手探討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時代課題,讓發展成果、良好生態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早在2020年9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強調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边@一重要論述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從攜手共進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出發,為未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治理指明了方向,為共同建設美麗的地球家園擘畫了藍圖,為加強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信心,充分回答了如何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這一時代之問,彰顯了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引領者、參與者、貢獻者的責任擔當。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生物多樣性的豐富與否直接決定著生態環境的優劣,而生態環境的優劣則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如果我們不努力改變現有的發展方式,不努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安全,那么人類面臨全球性的生態災難將在所難免。為了人類的共同未來,我們要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重要抓手,努力共建全球生命共同體,從而維護好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圍繞人類要怎樣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個時代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倡議,即“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以綠色轉型為驅動,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人民福祉為中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國際法為基礎,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這為各國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生態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遵循與實踐路徑。
首先,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協調人與自然關系是永恒主題。中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是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及維護良好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努力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發展。面對人類發展的生態困境,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率先在世界范圍內由執政黨高舉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旗幟。黨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五位一體”的新高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千年大計;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又將“千年大計”改為“根本大計”。隨著這一系列頂層設計的變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逐漸加大,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堅實基礎。不論過去與將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協調人與自然關系,都是我們應當遵循的永恒主題。
第二,驅動綠色轉型,助力全球持續發展是重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效益。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轉型作為實現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強調主動抓住大變局中的綠色機遇,是我們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構建全球生命共同體的應有之義。從國際社會發展來看,聯合國發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各國的綠色轉型指明了方向。生物多樣性既是可持續發展基礎,也是目標和手段,我們要以綠色轉型為驅動力,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贏。
第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人民福祉為中心是核心價值。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物多樣性問題事關生態公平和生態正義問題。生態公平涉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協調解決;生態正義則關乎每一個人是否享有平等利用自然資源的權利。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是推動形成公平治理、合作共贏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發展的、具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就是從多數人利益出發,強調要按照符合人類本性、符合自然規律的要求來改造和利用自然,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宗旨,共同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命運共同體。
第四,維護國際治理體系,以國際法為遵循是實踐路徑?!吧鷳B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既是本次大會的主題,也是對人類未來的美好寄語。當人類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是慷慨的;當人類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也是無情的。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保護生物多樣性,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暴發,當前疫情依舊在海外及全球肆虐,這對于人類文明的走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威脅和嚴峻的考驗??箵粜鹿诜窝滓咔榈慕涷灨嬖V我們,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文明雖然是人類創造的,但不僅僅屬于人類,不論從哪種意義上說,人類永遠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敬畏自然規律,我們才能實現平穩健康的發展。對此,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同維護人類的美好家園。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