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崇德:涵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p>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p>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概括和闡述偉大建黨精神,要求全黨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點的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崇德,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涵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并從三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是檢驗黨性的第一標準。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特別強調忠誠,并將對黨忠誠、永不叛黨作為黨員義務寫入黨章、寫入入黨誓詞,使之成為黨的堅定立場和鐵的紀律。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翻開厚重的黨史,字里行間寫滿了“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的堅毅執著、“黨有指示,雖死不辭”的絕對服從、“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的至死不渝……對黨忠誠,早已融入我們黨的精神血脈,代代相傳、永不變色。對黨忠誠,必須一心一意、一以貫之,必須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永遠不忘入黨時所作的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誓言,做到始終忠于黨、忠于黨的事業,做到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必須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對黨組織的忠誠上、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上。學史崇德,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對黨忠誠,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切實增強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看齊核心、跟隨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什么是共產黨人的公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蔽覀凕h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就能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學史崇德,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黨不斷體悟初心使命,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勇于擔當、積極作為,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崇尚嚴于律己的品德”。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這個“特殊材料”,就是指共產黨人有著高于常人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共產黨人擁有這樣的人格力量,才能無愧于自己的稱號,才能贏得人民的贊譽。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共產黨員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共產黨人高尚品德的養成,根本上靠的是自覺自律。周恩來同志時時以《我的修養要則》對照自己的言行,吳玉章同志年過八旬寫下“自省座右銘”,謝覺哉同志經?!案约捍蚬偎尽薄弦惠吀锩倚奚砺杉?、懷德自重的崇高風范為一代代共產黨人樹立了光輝榜樣。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經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三嚴三實”,樹立高尚品德。這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也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學史崇德,就是要像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崇尚嚴于律己的品德,慎微慎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儉修身,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ň庉嫞旱矣⒛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