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發表2023年新年賀詞時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苯衲晔侨尕瀼芈鋵嶞h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尤為重要。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支撐宏觀經濟大盤穩定具有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一是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雄厚。中國是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產業配套最好的國家之一,產業組織能力和產業鏈韌性強,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A設施比較完善,面對國際供給體系波動,我們強化了糧食、能源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領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為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明顯。我國有14多億人口,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還在持續推進,有世界上最具潛力的超大規模市場,這是推動經濟復蘇好轉的強大引擎。三是新動能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我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效推動新產業快速成長,這些都將為經濟運行注入新動能。四是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我們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五是宏觀調控經驗豐富。特別是當前物價總體處在穩定可控的狀態,為我們多方面儲備和使用相關宏觀調控政策工具留有比較好的空間。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要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要著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促進經濟恢復發展的主要著力點,以提升產業層次、補齊產業鏈短板、搶抓產業新機遇、完善結構體系等作為主攻方向。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市場準入,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實施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依法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強化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我們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ň庉嫞豪韬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