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蔽覀凕h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讀懂中國共產黨,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的精神。
2021年7月20日起,求是網特別推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專欄,集中展現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從偉大建黨精神這一源頭出發而形成的一系列偉大精神,回溯這些寶貴精神所產生的歷史背景、形成過程和時代意義,彰顯百年大黨薪火相傳、波瀾壯闊的精神力量。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托舉偉大夢想。一百年來,偉大建黨精神,為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不竭動力。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
黨之所以能夠從弱小逐步走向強大,在血雨腥風中一次次絕處逢生,在攻堅克難中不斷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斷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信仰信念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靈魂。
偉大建黨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激勵著我們黨永遠堅守,砥礪著我們黨堅毅前行。
中國共產黨開辟的偉大道路、開創的偉大事業、創造的偉大成就,來源于“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
一個百年大黨的精神之源,在她的夢想啟航地點亮一道道目光、激蕩無數顆心靈,也更加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跟黨走的不渝信念。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托舉偉大夢想。一百年來,偉大建黨精神,為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不竭動力。
百年征程,初心不改。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之際重溫井岡山精神,信仰的光輝、奮斗的史詩、人民的偉力,跨越時空、歷久彌堅。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寫在旗幟上,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并將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引領革命向著勝利方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不朽井岡山精神,中國共產黨人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先輩的業績。
循著百年大黨的精神之源,讓我們聚焦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這個重要的紅色坐標——井岡山,解讀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密碼。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每次來緬懷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產生觸動?!?/span>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有人迷茫,有人動搖,有人逃離,甚至有人背叛,“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縈繞在一些人心中。
幾十年來,在蘇區時期形成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精神品格,已經深深銘刻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里。
即使時隔90余年,我們依然能從這詩一般的語言中感受到其中激蕩人心的民族夢想與自信力量,這是一個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回響。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一批批優秀共產黨員的不斷涌現,激勵全黨同志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感召億萬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永遠銘記、世代傳承,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中國革命從蘇區走向全國,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努力把江西打造成為最講黨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的地方,讓革命老區忠誠于黨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這一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
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偉大長征精神、學習偉大長征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立志走好新的長征路,闊步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span>
80多年來,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
1934年秋,8.6萬名紅軍將士在于都河畔集結,從東門渡口等8個主要渡口過河,踏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路。
長征精神,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延安精神,其主要內容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延安時期是百年黨史教科書中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篇章之一,歷史選擇了延安,延安也因哺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而成為永遠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前行的紅色燈塔。
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作為廣大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錘煉、增強黨性修養的好教材,結合新時代新任務新實踐,弘揚延安精神,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時代的璀璨光芒。
在新時代,就是要銘記歷史屬于奮進者,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我們要始終保持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扭住既定目標,只爭朝夕、真抓實干。
延安精神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中國共產黨100年的光輝歷史,就是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抗日戰爭烽火歲月里誕生的偉大抗戰精神,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偉大斗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斗爭鑄就偉大精神。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讓偉大抗戰精神薪火相傳,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營造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抗戰精神得以形成的強大助推力。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賡續他們的精神。今天,傳承抗戰精神、弘揚家國情懷,依然是重大而現實的時代命題。
精神因傳承而不朽??谷諔馉幍姆榛鹣鯚熾m已遠去,但抗戰精神卻并未過時,這種精神偉力穿越時空,仍是激勵全民族攻堅克難、奮發圖強的不竭動力。
只要中國人民團結一致、不畏艱險,就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什么挑戰不能戰勝。今天,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我們將創造更多輝煌的業績。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但是,這個愿望卻受到了粗暴挑戰,帝國主義侵略者將戰爭強加在了中國人民頭上。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提起這位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創下一次空戰擊落4架敵機戰果的“孤膽英雄”,李明琛總會感到熱血沸騰。
旅史館內,官兵們認真聆聽解說員潘鑫鑫的介紹,一張張黑白照片、一件件珍貴的展品,將革命先輩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英雄事跡生動地展現在官兵眼前,讓不少戰士熱血沸騰。
2020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span>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國人民精神力量的生動詮釋,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1954年10月,黨中央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大部就地集體轉業,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啟新中國屯墾戍邊新篇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實現長治久安的一支重要力量,為推動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
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
學習雷鋒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以一心一意跟黨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雷鋒精神深入中國人的骨髓,為一代代中國人崇敬、追隨。
雷鋒,生命的長度只有22個年頭;雷鋒精神,讓這個短暫的生命延展出無限的厚度,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這個一身樸素軍裝、一張英俊面龐、一臉燦爛笑容的普通士兵,他的名字已經不再是區別人的標識符號,而是升華為一個國家的精神記憶、一個民族的精神追求。
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
雷鋒以短暫的一生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豐碑,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榜樣。
雷鋒精神常青,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志愿服務精神與雷鋒精神一脈相承,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底色。
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span>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志有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肩披外套、雙手叉腰、側臉目視遠方,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
親民愛民、堅持走群眾路線,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也是焦裕祿精神的深厚根源。
焦裕祿的名字傳遍千家萬戶,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和全體黨員干部崇敬的榜樣。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方向,也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根本所在。
這樣一把藤椅,為何始終沒有被換掉?“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嗎?”焦裕祿這樣說。
1959年,大慶油田橫空出世,翻開了中國石油開發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頁。亙古荒原,被中國的石油工人喚醒。
這些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標桿,是旗幟,它們將伴隨“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繼續在大慶這座英雄城市的上空激蕩。
“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蓖踹M喜把一生獻給了祖國的石油工業,時刻都在踐行著自己的誓言。
新征程上,大力弘揚大慶精神,必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展望光明前景,大力弘揚大慶精神,保持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我們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不斷創造新業績、鑄就新輝煌!
“一代做給一代看,一代領著一代干”“新時代的‘鋼鐵俠’們,依舊很‘鐵’”,精神的力量在傳承中發展,精神的光芒在傳承中綻放。
“兩彈一星”的宏偉事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也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勇攀科技高峰的偉大壯舉。
為完成使命,實現擔當,新一代核工業人紛紛點燃心中那團“火”,舍小家為大家、扎根一線,再現了“兩彈一星”時期核工業的精氣神。
一大批國防科研工作者摒棄功名利祿,選擇無私奉獻,進入與世隔絕的大漠戈壁和荒無人煙的高山海島,堅持“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在驚天動地的“兩彈一星”事業背后,有太多的隱姓埋名人,他們把青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中,把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聯系起來。
銘記歷史,傳承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必將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為把我國建成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賡續“兩彈一星”精神,我們一定能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奏響一曲又一曲動人凱歌!
直到今天,戈壁沙丘下的指控室里,墻面的標語依然醒目:“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一代代特區建設者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將昔日落后的邊陲小鎮、荒灘漁村建成了繁華的現代化城市,也鑄就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
四十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特區奮斗者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以特區精神為動力砥礪奮進、迎難而上。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創造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
各經濟特區在改革發展實踐中孕育形成的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激勵干部群眾勇當新時代的“拓荒?!?。
經濟特區要勇于扛起歷史責任,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按照國家發展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
在引領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更為波瀾壯闊的航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揚好特區精神。
面對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的要求,我們要繼續發揚特區精神,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女排精神早已超越體育范疇,成為不斷激發億萬國人奮斗豪情、成就中國各項偉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
女排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明彰顯。
中國體育在歷史長河中變大變強,其間盡管充滿起伏曲折,但女排精神始終激勵著國人。
在風雨崢嶸中形成與傳承的女排精神,在民族復興進程中閃耀出熠熠光彩。
各個領域有無數像中國女排一樣的拼搏者揮灑汗水,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弘揚抗洪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挺立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洪水退去,但精神不倒;歷史奔流,抗洪精神跨越時空依然屹立。
長纓在手蒼龍縛,何懼風高起濁流。無論洪水怎樣肆虐,無論多少艱難險峻,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團結奮進的步伐。
偉大的抗洪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大發揚,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大發揚,是我們黨和軍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大發揚。
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全國軍民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降服了洪魔,贏得了抗洪斗爭的偉大勝利。
“誓與大堤共存亡”。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那塊1998年武漢龍王廟閘口的抗洪“生死牌”上,16位共產黨員的簽字依然鮮艷奪目。
危急時刻,無數這樣的共產黨員沖鋒在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洪搶險,確保洪峰順利過境。
一次次洪水肆虐,總有黨員干部帶領群眾,不顧安危,不舍晝夜,用身軀抵擋滾滾濁浪,用生命守護堤防安全。
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反映了抗洪軍民無堅不摧的堅定信念,體現了中華民族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筑起一道道牢固的“抗疫大堤”。
18年后,回望歷史,感悟歷史。那些危難中披堅執銳、逆行出征的背影,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繼續前行的勇氣和信念。
黨和人民共同鍛造的抗擊非典精神,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以空前的團結和高昂的斗志,打響了一場防治疫病的人民戰爭。
抗擊非典的偉大精神,也在此后為中華民族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提供持續不斷的力量。
在抗擊非典的關鍵時刻,黨中央提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抗擊非典精神。
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使之轉化為艱苦奮斗的堅定意志,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我們要更加自覺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凝聚起攜手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蓬勃力量,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在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中所凝聚的抗震救災精神,成為這場災難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遺產。
“我們今天要繼續弘揚抗震精神,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span>
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綻放的強大精神動力,必將激勵我們在經受各種考驗挑戰中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偉大抗震救災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發揮各級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實踐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畫出了中國精神的亮麗軌跡!
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成為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激勵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廣大航天人在夜以繼日“攀高峰”“啃骨頭”過程中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
新時代繼承和發揚載人航天精神,要做到“特別能奉獻”,心懷“國之大者”為民族復興立身立行。
奔赴星空的旅途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宛若我們心中的一顆“長明星”。
事實證明,“特別能攻關”的載人航天精神,孕育在中國航天工程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更發展于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
必須大力弘揚勞模精神、發揮勞模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勞模、關愛勞動者,他對于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倡導和要求一以貫之。
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在勞模精神激勵下,千千萬萬勞動者正在各自崗位上埋頭苦干,以自己的拼搏付出、奮發進取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他們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被網民們譽為“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最美的勞動者”。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提振精氣神、奮進新征程,續寫“中國夢·勞動美”的壯麗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極大鼓舞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信心決心,是對勞動模范的最高褒獎,賦予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新的歷史使命。
在當代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始終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根本力量,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
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是人生出彩的金鑰匙,也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必經之路。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勞動精神。
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內容,勞動精神始終流淌在包括革命軍人在內的所有中國共產黨人的血液里。
回望百年,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廣大勞動者辛勤勞作、艱苦奮斗,譜寫出“換了人間”的壯麗史詩。
置身于偉大歷史時刻,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實干興邦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激情,成就自己的價值,托舉起國家和民族的夢想。
勞動是生活的需要、幸福的源泉。馬克思主義從哲學層面深刻揭示了勞動是人的本質需要。
千萬現代工匠堅守職業理想和初心,滿懷產業報國之情,才能揚起高質量發展之帆,筑起強國之夢。
深刻認識工匠及工匠精神的重要理論與實踐意義,對于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建設一支重知識、善技能、創新型的產業大軍,具有重大意義。
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加快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提振精氣神、奮進新征程,續寫“中國夢·勞動美”的壯麗篇章。
進入新時代,大力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僅有助于建設一支重知識、善技能、創新型的產業大軍,更能夠為推動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重要精神動力。
工匠以工藝專長造物,在專業的不斷精進與突破中演繹著“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藝,憑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廣大勞動者自覺弘揚工匠精神,鼓足鉆勁、闖勁、干勁,攻堅克難、頑強拼搏,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書寫新的不凡,創造新的輝煌。
為中華之崛起,為民族之復興——這是我國一代代科學家的自我期許、使命擔當。
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激發強大創新動力,必須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鼓勵創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不僅需要科技工作者踐行科學家精神,而且需要全社會精心培育、努力維護科學家精神。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借精湛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野,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蛟龍”探海到量子通信……一個個世界矚目的科技突破,無不源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砥礪奮斗,無不浸透催人奮進的科學家精神。
愛國、奉獻的“家國情懷”,是科學家精神的錨點,解決了“科研為誰做”的問題。創新、求實的“科學態度”,是科學家精神的本質,解決了“科研怎么做”的問題。
面向未來,無論是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還是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都需要尊崇和弘揚科學精神,以科技成果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生動展示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14億中國人眾志成城,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創造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的英勇壯舉。
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正因為擁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擁有全國各族人民的緊密團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在新的偉大征程上,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銳意進取,我們一定能夠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偉大抗疫精神是一曲高揚的生命贊歌,是一曲不懼犧牲的英雄頌歌,更是一曲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對人類命運深切關懷之歌。
武漢保衛戰之后,我們再接再厲、勇往直前,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
脫貧攻堅偉大斗爭,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也奏響了氣壯山河的精神贊歌。
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接續奮斗。
脫貧攻堅精神筑起一座新的精神豐碑,必將成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重要精神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艱苦努力使發展大踏步趕上來。
我們要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中汲取強大力量,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
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我們必將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的勝利!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的,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脫貧攻堅精神。
10彩票